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

什么是好广告?有3种不同的观点。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的人说,客户认可的广告就是好的。另一种人同意雷蒙·罗必凯的定义:“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影响群众争购它所宣传的产品,而且它能使群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件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记不忘。”我创作过广告界长记不忘的“可钦可佩的杰作”,可是我却属于第三派。我认为广告佳作是不引公众注意它自己就把产品推销掉的作品。它应该把广告诉求对象的注意力引向产品。好广告要诉求对象说的不是:“多妙的广告啊!”而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产品,我一定要买它来试试。”

使自己的技艺深藏不露,是广告公司的职责。埃斯基涅斯演讲之后,听众说:“他讲得多好啊。”但是德摩斯梯尼演讲完之后,大家说:“走,我们去进攻腓力。”我是赞成德摩斯梯尼的。

5.真正决定消费者购买或不购买的是你的广告的内容,而不是它的形式。你最重要的工作是决定你怎么样来说明你的产品,你承诺些什么好处。200年前的约翰逊博士说过:“承诺,大大的承诺,是广告的灵魂。”在他卖铁锚酒厂的设施的时候,他是这样承诺的:“我们不是来卖煮酒锅、酒坛子的,是来卖能获得连做梦都梦不到的财富的潜力的。”

6.相互竞争的不同品牌越来越相似了。生产这些商品的人都可以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生产技术和调研资料。面对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质量差距极其微小的事实,大部分撰稿人的结论是,向消费者讲各种品牌共有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于是他们专注于说那些微不足道的不同之处。我倒希望他们把这种错误做法继续下去。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客户的产品的事实数据就可以以先入为主的优势深植在消费者的心里。

在为壳牌石油公司做广告的时候,我们给消费者提供事实,这是其他许多推销汽油的人也可以做但却不曾做的事。我们为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做广告的时候,我们向旅客讲安全措施,这些安全措施本是所有航空公司都采取的,但是却没有别人在他们的广告中提及。

在我做走街串巷挨门挨户推销的推销员的时候,我发现,为推销产品提供的信息越多,我推销出去的产品也就越多。50年前,克劳德·霍普金斯也发现了广告业里的这个现象。然而,大多数时髦的撰稿人都认为短的、不关痛痒的广告更好写一些,收集事实数据是很艰苦的事。

7.一次我问乔治五世的御医休·里格比爵士:“什么东西造就了伟大的外科医生?”

休爵士回答说:“外科医生的手的灵巧程度都差不多,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高人一筹的是他懂得的东西比别的外科医生多。”对广告从业人员也一样。

8. 使你的广告具有现代意识。1963年的年轻家庭主妇们出生于罗斯福总统去世之后,她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我51岁了,我发现,要和那些刚刚开始闯入生活的年轻夫妇的思想感情协调一致是越来越难了。所以我们公司的大部分撰稿人都是年轻人,他们比我更懂得年轻消费者的心理。

9. 若是你运气好,创作了一则很好的广告,就不妨重复地使用它,直到它的号召力减退。

许多广告还没有发挥尽潜力就被替换搁置。这往往是由于主宰这些广告的人厌烦它们。斯特林·格彻为普利茅斯轿车写的著名广告“3部都看看”只出现了一次就被一系列拙劣的变种所取代,这些次品后来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可是,舍温·科德英语学校坚持使用“你用英语时犯这些错误吗?”这则广告42年,其间只是换了换广告字体和科德先生胡子的颜色。

你不是对一队立正站着的军人,而是对一队行动中的士兵做广告。如果一则广告对去年结婚的夫妇推销了电冰箱,那么它也同样能对今年结婚的夫妇起作用。每年有170万消费者去世,有400万新的消费者诞生。有人进入市场,也有人辞别市场。广告就像雷达,总是在搜寻新踏进市场的潜在对象。采用一部好雷达,让它不停地为你扫描。

10.现在市场上95%的广告在创作时缺乏长远打算,是仓促凑合推出的,因此,年复一年,始终没有为产品树立具体的形象。

一个厂商要是让自己的广告宣传在一段长时间里保持前后协调的风格,那将是何等的奇迹!想想看,有多少人施加压力费尽心机要改变它。广告经理新的来了,旧的走了,文案撰稿人也换来换去,甚至广告公司也在不停地换着。

广告主每6个月就要你“换上新鲜东西”,在压力面前坚持统一的风格,的确是很需要点勇气的。胡乱更改广告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但是,金光灿灿的奖杯却只颁给对塑造协调一致的形象有远见而且能持之以恒的广告主。甘浦罐头汤公司、象牙香皂、埃索石油公司、贝蒂陶瓷公司和英国健力士黑啤酒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些活力长年不衰的公司的广告负责人都懂得,不论做什么广告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对他们的品牌个性的长期投资。他们向世界推出的是前后一致的品牌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还在不断地成长丰满。

11.各种品牌的威士忌、香烟或者啤酒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差别,大体上都差不多。糕点配料、洗涤剂和人造黄油的情形也无不如此。

致力于以广告为自己的品牌树立明确突出的个性的厂商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占有率和利润。同样,目光短浅、只会抽挪广告费搞促销活动的机会主义厂家往往会发现自己走入了困境。我年复一年地警告我的客户,如果他们把应花在广告上的预算挪用于促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削价以及其他类似的求存方法为营销经理们所乐用,但它的效果是短暂的,它还会让你形成坏习惯。

首页    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